时间:2023-01-14 22:51:48 | 浏览:1769
家族历史
我们家族源远流长,夏禹时伯益助禹治水有功,夏启封伯益次子若木于徐地(现在的徐州市附近),建立徐国。在 1600 多年后的战国时期,徐国在传到第 44世时被吴国所灭而失国。至此徐氏子孙即以国为姓,散居全国各地。现在中国的徐姓是位列第 11 的大姓。
赢伯益1世
赢伯益:高阳氏后,名大费,佐大禹治水,赐姓赢。生二子:长子赢大廉、次子赢若木。
赢伯益2世
陆大廉:为陆氏,国于秦;即赢大廉。
徐若木:即赢若木,夏朝仲康时封于徐地,子爵,食邑东海,
徐若木1世
徐若木:即赢若木,夏朝仲康时封于徐地,子爵,食邑东海,
徐若木2世
徐征国:
徐若木3世
徐房:葬于东海(郯城,郯城城北建有徐氏始祖陵)。
徐若木4世
徐仁:葬于东海(郯城,郯城城北建有徐氏始祖陵)。
徐若木5世
徐豹:葬于东海(郯城,郯城城北建有徐氏始祖陵)。
徐若木13世
徐兴:时为商朝。
徐若木29世
徐彦:与诸侯会周武王伐纣晋侯爵。葬高平郡。
徐若木30世
徐训:成王封东平侯。
徐若木31世
徐绥:昭王封列侯不受,徒家泗州徐理山中。
徐若木32世
徐诞:为偃王,都泗州,去国,墓在嘉兴府。
徐若木33世
徐宝宗:周共王复封爵,都城彭城,后改封为颖川侯。
徐若木44世
徐章禹:吴灭其国,失国。
徐若木45世
徐融:《徐氏大成家谱》
徐若木46世
徐简:佐越国灭吴国复国(后又被楚国所灭)。
徐若木47世
徐侨:均为楚大夫。
徐若木48世
徐满:均为楚大夫。
徐若木49世
徐觐:即徐观,均为楚大夫。
徐若木50世
徐闵:葬越国,均为楚大夫。
徐若木51世
徐杜:葬郑国,均为楚大夫。
徐若木52世
徐谐:葬越国,均为楚大夫。
徐若木53世
徐渊:葬邾国,均为楚大夫。
徐若木54世
徐垂:葬越国。均为楚大夫。
徐若木55世
徐可:均为楚大夫。
徐若木56世
徐诜:相秦庄王,居彭城。
徐若木57世
徐仲:徐仲为我们这支祖先。葬彭城,
徐矩:为高平北始祖。
徐若木58世
徐延:葬会稽西南山,
徐若木59世
:葬会稽西南山,
徐若木60世
:葬会稽西南山,
徐若木61世
:葬会稽西南山,
徐若木62世
:葬会稽西南山,
徐若木63世
徐万秋:葬会稽西南山,
徐若木64世
徐充:葬东海郡北岭山,
徐若木65世
徐安仁:葬东海郡北岭山,
徐若木66世
徐丰:迁浙东,为北派始祖;
徐霸:迁浙东,为南派始祖(为我们的先祖)。葬东海郡北岭山,
徐若木67世
徐栩:居由拳(嘉兴)。
徐若木68世
徐暽:迁豫章(南昌)。葬豫章南塘东,高平郡位于山东南部,与郯城徐州不远;泗州在洪泽湖附近;彭城为徐州;豫章为南昌;会稽为绍兴;瓯宁位于福建南平市建瓯市;海陵为泰州。
徐若木69世
徐肇:葬豫章南塘东
徐若木70世
徐穉:南州高士,墓南昌县。 葬豫章南塘东。
徐若木72世
徐晃,曹魏时武将,左将军、阳平侯。
徐若木76世
为晋朝时期。
徐若木81世
为南北朝时期,
徐若木82世
为南北朝时期,
徐若木83世
为南北朝时期,
徐若木84世
为南北朝时期,
徐若木85 世
为隋朝时期,
徐若木86 世
为唐朝时期。
徐若木95 世
葬在南昌府。
徐若木96世
葬在南昌府。
徐若木97 世
葬在南昌府。
徐若木98 世
徐積:为山阳始祖,遹(读 yu),居瓯宁,守凤阳,家盱眙。
徐若木99 世
徐宝义:守泗州。
徐若木101 世
徐邦大:迁扬州栟茶场,为南沙始祖。(我们祖先为邦大弟洪卿)。
徐若木102 世
徐範:迁杭州,登嘉定进士,(我们祖先为君理)。
徐若木103 世
徐彦德:宋进士,嘉禾始祖,彦明彦英家海盐。
徐若木105 世
徐復膺:兰溪县知县。
徐若木106 世
徐翔:元季迁如皋东陈,为徐家湾始祖。
徐若木107世
徐乾一:
徐若木108世
徐坤二:
附:族派(字派):
1. 德 2 廷 3 邦 4 山字头、木旁)5X 铭、草字头、金字旁、得)6 应、自 7 日 8 宗、名 9 承、之、梦、日、兆 10 惟、实、九 11 明、钟 12 起、启、有 13 天 14 国、业 15 瑞。
曾祖甸青公续的十六字派:公廉纯正忠直善良允葆光裕用存显扬。
徐若木109世、1世
徐德明:明朝永乐年间由江南昆山迁居海陵。墓:泰州西门外 西销口。(下划线者为我们家族直系先祖)徐德明为我们的先祖。生五子:长子徐庭庆、次子徐庭亮、三子徐庭章、四子徐庭高、五子徐庭雍。
徐若木110世、2世
徐庭庆:居泰州。其后不详。
徐庭亮:生徐邦贵,居柴湾。
徐庭章:迁柴湾。墓:柴湾本庄。生徐邦禄。
徐庭高:居柴湾;
徐庭雍:生徐邦顺
徐若木111世、3世
徐邦贵:居柴湾。
徐邦禄:开始住雪岸北的,迁皋东让村(徐家楼)。建五座楼,故地名改称:徐家楼子。可能是邦禄有五个儿子,所以建了五座楼。生五子:长子徐崑、次子徐崙、三子徐岚、四子徐峻、五子徐嶺。据家谱记载,邦禄从小就卓尔轶群,凝若如成人,长成后精粹诸子百家,喜作文,能援笔立就,但五赴南宫均不得志。由于任途不顺,遂隐居家乡。后举家迁至如皋东北 30 里的让村(现在的徐楼村),此后在家会友吟诗。我们家族将 109 世侯裔公奉为我们这一支族如皋始祖(一世),廷章为二世,邦禄为三世,现在已经延续 20 代以上。邦禄为雪岸徐家楼徐氏一世祖,因为廷章是侯裔公的第三子,家谱里称我们雪岸这一支为第三支。邦禄生于弘治已酉年(1585 年)、卒于嘉靖庚戌年(1545 年),迁到雪岸的时间在 1520 年左右,至今已近 500 年。
徐邦顺:生徐椿
徐若木112世、4世
徐庭亮后裔:居柴湾。
徐庭高后裔:但仅记载四世住柴湾,
徐崑:太学生;
徐崙:从九品;
徐岚:候补府同知;即南泉,雪岸东 靴套;
徐峻:经历。
徐嶺:福建邵武府知府。即龙泉,墓:雪岸北 本庄即徐家楼。
徐椿:葬于浙江兰溪。
徐若木113世、5世
徐庭亮后裔:居柴湾。
徐庭章后裔:五世有一支搬迁到姚家庄。
徐晋铭:徐庭章后裔
徐庭高后裔:五世至十二世有人名没有墓地或葬在何处,十三世后没有记录。
徐若木114世、6世
徐庭亮后裔:居柴湾。另外有记载:有些人住在北陶家庄
徐庭章后裔:六世有搬迁到黄家庄(本庄东)、庄家凌、董家渡。
徐应鸿:徐庭章后裔
徐庭雍后裔:六世葬杨花桥 P40,
徐若木115世、7世
徐庭亮后裔:居柴湾。另外有记载:住净土菴
徐庭章后裔:七世又有搬迁到花池岸河东、马家庄、磨码头、庄家庄、仰辄口、癸山。
徐日刚:徐庭章后裔
徐庭雍后裔:七世除记录在杨花桥外,明确记录有一支‘徒兰溪’。
徐若木116世、8世
徐庭亮后裔:居柴湾。
徐庭章后裔:八世有搬迁到丁家庄(城南十五里墩)、横港口、印池岸(南凌河北)、康家庄、藕堈、马虮凹(90 页)。
徐宗鳯:修家谱,徐庭章后裔
徐庭雍后裔:八世除杨花桥外,有多了李保东和皋邑新河北的姚家庄。
徐若木117世、9世
徐庭亮后裔:居柴湾。
徐庭章后裔:九世有搬迁到后叢家庄(宋家桥东)、西园(离城二里)。
徐承恩:徐庭章后裔
徐庭雍后裔:有姚家庄。
徐若木118世、10世
徐庭亮后裔:居柴湾。
徐庭章后裔:十世有搬迁到钱家庄。
徐惟寿:徐庭章后裔
徐庭雍后裔:有姚家庄。
徐若木119世、11世
徐庭亮后裔:居柴湾。
徐庭章后裔:十一世有搬迁到施家湾、冯许庄、北黄家庄(明鐸)。
徐明镜:徐庭章后裔
徐庭雍后裔:有姚家庄。多了丁家所东油坊头、盐港口河北。
徐若木120世、12世
徐庭亮后裔:居柴湾。另外有记载:柴湾和陶家庄外,还有茶菴、城东花园头。
徐庭章后裔:十二世和十三世记录的非常详细,除了徐家楼周边的花池岸、吴家庄、洪家桥、康家庄、袁家码头、笔管庄、范家浅、韩家渡等,还有远点的李堡西的周庄、东陈后的李家庄、郑林庄和陈家庄等,有些支搬迁到如皋城的周围,如城南乡王家巷和严家店、城西的土山头、磨头码头西的冬青树、演武厅,城东的姜家桥、接官厅,还有搬到东台富安的。
徐起源:(三修家谱者)均葬于徐家楼。徐庭章后裔
徐庭雍后裔:有姚家庄。
徐若木121世、13世
徐庭亮后裔:居柴湾。另外有记载:又增加了墩池岸、五马庄。
徐天真:葬于冒家庄(凌环东村)。徐庭章后裔
徐庭雍后裔:增加范家浅。
徐若木122世、14世
徐庭亮后裔:居柴湾。另外有记载:西场前江家庄、柴湾北的杨家庄和范家庄。
徐若木123世、15世
徐庭亮后裔:居柴湾。另外有记载:花池岸、康家庄、骆家环、袁家码头、施家湾、丁堰西的苏家庄。
徐若木124世、16世
徐庭亮后裔:居柴湾。另外有记载:趙夾巷、西场南的三里桥。
徐若木125世、17世
徐庭亮后裔:居柴湾。
家谱
我老家位于如皋市雪岸镇(现已经被合并到东陈镇)东边的雪东村,原来的地名为徐楼村(百度和腾讯地图上仍有标注,在雪岸汽车站南),当地人称‘徐家楼’。
现存徐家楼徐姓家谱(如皋赤岸徐氏家乘 衍庆堂)共8卷,现存世仅两套(且有少许损坏),已有 130 多年历史。光绪辛巳八月(1881 年)开始修订,丁亥(1887 年)家谱编成,戊子年春(1888 年)家谱付印出版,历时 9 年。主修:十一世 朗轩(明镜);纂辑:十二世 树元(起源),协修:十二世起和(琴舟)。据家谱记载,同治初年(1862 年)朗轩集族人议修家谱未果,大约 20 年后(1881 年)又重新启动,2 年后(1883 年冬季)朗轩去世,第二年(甲申年春 1884年)其子树元接修,三年后(1887 年)编完,次年(1888 年)付印出版。
二修家谱时间是乾隆 33 年(戊子 1768 年),编辑:八世宗翰(启人) 主修:八世宗鳯(登周)。
首修家谱时间是康熙 21 年(壬戊 1708 年),主修:七世 尚賓(尔嘉),纂辑:七世 尚煜(尔晋);协修:七世 日刚(展昇);编次:八世 名魁(巨掄)。
据家谱记载,明朝永乐年间(公元 1403-1424 年,至今 596-618 年),由于明朝政府要把天下富户迁至京师(现北京),苏南昆山徐氏家族中一支---徐氏 110世徐德明(侯裔)遂避迁至泰州(当时称海陵,属扬州郡),其后又迁至如皋城北的柴湾。据家谱记载,徐侯裔 93 岁高龄去世,与原配姜氏合葬于泰州西门外,姜氏去世后,徐侯裔又娶戚氏,戚氏 64 岁时去世,葬于柴湾。推测:侯裔公从江南的苏州昆山先搬迁到泰州,与姜氏结婚生一子廷庆,姜氏去世比较早,侯裔公又娶戚氏,后搬迁到泰州东如皋城北的柴湾生活,戚氏生四子:徐廷亮、徐廷章、徐廷高、徐廷雍。长子廷庆(第一支)留在泰州,次子廷亮(第二支)和四子廷高(第四支)居住在柴湾(第二支住地记载至五世,第四支只记载至三世,均在柴湾)。三子廷章(第三支)先居住在柴湾,后搬迁至雪岸北数里的让村。五子廷雍住地不详,有可能亦住在柴湾,有记载,其后人(六世)开始搬至如邑南乡杨花桥,另有一支搬迁到浙江兰溪,八世后又有一支搬迁到姚家庄和丁家所等地(家谱 4 卷 40、70 页)。
我们这族如何迁居到如皋雪岸的?(主要参见旧家谱卷 2)现存的旧家谱中对迁居情况记载比较简略,家族的迁徙史不够完整。
三、开家特色小吃店对于农村市场来说,不需要什么高大上,需要的是实惠,因此,可以选择在农村集镇上人流量大的地方,开一家小吃店,比如像贵州的牛肉粉、羊肉粉、豆花面、肠旺面、豆浆油条、包子馒头、蒸饺、水饺、馄饨等小卖店,对于消费者来说,花费不大还还实惠。
最近刷案例时,发现江苏苏州有一对年轻夫妇小家的装修,因为太会布置而走红,就忍不住分享出来,给有需要的朋友做个参考和借鉴。在此之前补充一下基本信息,房子120㎡,由于喜欢干净利索的极简风,夫妻俩便坚持“穷装”新房,除不设主灯的大平顶以外,其它。
导读:生产队时候的孩子们,自己制作的玩具,新奇实用,你还记得几样满满的回忆啊!我们还有玻璃球,吃两毛钱的冰柜,花的人民币是少数民族的。怀念童年时代。那时候穷,但发自内心的开心,人与人之间是那种淳朴的民风
很多童年的玩具都是我们自己动手做的,曾经儿时的玩具有没有勾起你曾经快。看到这些照片,感觉这些人就在昨天每周要是能够吃上一顿白面那是非常高兴的那时候没有网络没有手机,但是我们的快乐是现在的孩子无法比拟的。
那时候,记得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半个村的大人,小孩都来我院里看电视,要是没凳子了,直接坐地上,顽皮的孩子,就坐墙头上,或者,爬树上。确实值得回忆啊。70-80年代农村孩子自制的30种玩具,满满。最后,随着科技的进步,家家户户都有电视机啦。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农村孩子,没有玩具没有变形金刚,更没有IPAD。我们玩的都是自制的玩具,大自然就是我们的游乐场所。仿佛还在昨天,一转眼就已经人到中年了。
上个世纪六七八十时代,生活没有现在丰富多彩,但孩子们都过得充实快乐。绝大部分孩子家买不起玩具,只要见其他孩子玩的,都会自己想办法做。那个年代的人,玩具全部都是自己做,自己创造,弹弓、打蛋、打耳、“斗鸡”、泥钱、等等多了。
70-80年代,农村条件有限,那时的农村孩子没有网络,甚至连电都没有,不过那时的农村孩子们的童年也过得很快乐,他们发挥各自的聪明才智,运用农村特有的地道材料制作出了很多的玩具,这些玩具虽然没有现在的玩具那么的高科技,那么的好看,精致。但是这
央广网抚州7月24日消息(记者胡斐)盛夏时节,无人机拍摄下的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左坊镇许家村一带,广阔的稻田与青山、河流、村道、民居等相映生辉,构成一幅多姿多彩的大美乡村画卷。航拍江西大美乡村:青山绿水入画来(央广网发 邓兴东 摄)航拍江西大。
航拍江苏盱眙天泉湖初冬生态画卷。 泱波 摄航拍江苏盱眙天泉湖初冬生态画卷。 泱波 摄撒开大网“网住冬韵”。 泱波 摄清晨的盱眙天泉湖云雾飘渺。 泱波 摄成片的杉树林呈现彩色世界。 泱波 摄航拍江苏盱眙天泉湖初冬生态画卷。 泱波 摄“舟行红杉